研究编号:ChNCRCRD-2022-GZ04
发布时间:2022年5月30日
背景:
肺癌是全球主要的癌症死亡原因。低剂量CT筛查显著提高了磨玻璃结节(GGOs)的检测率,这些结节大多为非典型腺瘤样增生(AAH)、原位腺癌(AIS)或微浸润腺癌(MIA),患者五年生存率接近100%。亚肺叶切除术治疗小结节的效果已被验证,其长期结果与标准肺叶切除术相当。然而,准确定位结节是手术成功的关键。现有的定位方法多为侵入性,可能导致不适和并发症。基于CT的三维(3D)重建技术虽然成熟,但在楔形切除术中的应用尚未见报道。为此,我们开发了一种基于3D重建的实时非侵入性定位技术,通过裸眼3D系统显示,并进行了前瞻性、非劣效性、随机对照临床试验(RCT),以评估其在亚肺叶切除术中定位肺结节的可行性、准确性和安全性。
研究设计:
人群:(1)患者年龄在18-75岁之间,自愿参加试验并能亲自签署书面知情同意书;(2)存在单发性肺结节,最大直径小于20mm;(3)靶结节在CT扫描上呈现混合(mGGO)或纯毛玻璃影(pGGO)特征;(4)结节外缘到最近胸膜表面的最小距离大于10mm;(5)心肺功能和其他重要器官功能基本正常,能够耐受手术。
分组:在获得患者的知情同意后,患者被随机分入CT引导组和无创定位组。
样本量计算:根据预实验结果,两组之间的成功切除率无显著差异。我们将非劣效性边际设定为5%。据此,需要随机抽取408名患者(每组204名),以提供95%的power,单侧alpha为0.025。考虑患者退出的可能,计划每组纳入220名患者。
终点:成功切除率、切除边缘距离、手术方案变更率(即由于定位失败而需要更改手术方案的比例)、中转率(即术中转为开放手术的比例)、术中失血量、淋巴结清扫情况、胸管放置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30天死亡率。
研究类型:前瞻性临床试验
主要研究者:
何建行(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市沿江路151号,drjianxing.he@gmail.com
联系人:
姜宇(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市沿江路151号,yu_jiang1999@163.com
研究起止时间:2022年7月至2023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