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慢阻肺是全球三大死亡原因之一,也是我国目前患病人数最多的呼吸系统疾病之一,严重威胁了我国居民的身体健康和生活品质。因此,为了积极响应国家“健康中国2030行动计划”,进一步做好慢阻肺防治工作,推进慢阻肺科学化管理,加强各级医务人员诊疗水平,更好的普及新版慢阻肺指南,2021年4月18日,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中华医学会呼吸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中国慢阻肺联盟、广东省南山医药创新研究院、广东省钟南山医学基金会联合启动“中国慢阻肺万里行-2021版中国慢阻肺指南巡讲”,将在全国范围开展巡讲,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21年修订版)》(以下简称“慢阻肺指南”)进行深入解读。
钟南山院士为项目启动作开场致辞,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阻肺学组组长陈荣昌教授担任大会主席,郑劲平教授、文富强教授、陈平教授、蔡绍曦教授、刘晓菊教授、陈燕教授、张静教授,孙德俊教授以及王玮教授参与了新版指南解读以及当前热点问题的讨论。本次会议在广州天河希尔顿酒店隆重召开,并在各大网络平台同步线上直播,线上参会人数多达千人。
钟南山院士、陈荣昌教授、郑劲平教授为大会致辞
钟南山院士首先对我国的慢阻肺现状做了简单综述:我国慢阻肺患病人群庞大,并呈持续上升趋势,换句话说40岁以上人群每8个人就有一个慢阻肺患者,这不仅给个人、家庭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也为国家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国家非常重视慢阻肺的管理。令人欣慰的是,近年来许多慢阻肺新药的上市以及大型研究的展开,为慢阻肺的治疗带了新的希望。慢阻肺早期症状不明显,很容易被忽略,但慢阻肺的危害却不容小觑,这种疾病会在不知不觉中侵蚀患者的健康,加强早防早诊早治,坚持早期规范化诊疗非常重要。
钟院士还指出,修订后的新版指南更加符合我国患者的病情,对慢阻肺的诊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与此同时,此次的巡讲会议也为各位医学同仁提供一个相互交流学习的平台,希望借此机会在推动中国慢阻肺的规范化治疗方面做出贡献。最后,钟院士还对参会人员表达了感谢与期望,期望在各位同仁的共同努力下推动慢阻肺的早诊早治的规范化,同时也对本次活动给予了美好的祝愿。
随后,大会主席陈荣昌教授做了致辞。陈教授指出,慢阻肺是最常见的慢性气道疾病,也是健康中国 2030 行动计划中重点防治的疾病,因此做好慢阻肺防治工作,推动学科的规范化建设,帮助各级医务人员提高诊治和研究水平不仅是国家医药卫生行政部门和社会保障部门的责任,也是广大医护人员的责任。此次新版指南整合了全国顶级专家的经验,临床意义重大,因此如果能将指南的内容普及落实到基层医院,意义将非常巨大。最后陈教授对各位参会人员表示了感谢,也期望各位专家将本次会议的核心内容扩散到各自的地区,为指南的落实做出贡献。
郑劲平教授代表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致辞,郑教授指出慢阻肺已经成为影响我国居民健康和社会发展的公共卫生问题,也是国家非常关注的一项疾病。目前我国慢阻肺防治工作仍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尤其是慢阻肺的早期防治阶段,仍需要更多的重视和提高,2015年起启动的SMILE肺功能万里行项目已经做出了有益的探索,为慢性气道疾病患者的规范化诊断及质控提高做出了贡献。今年启动的慢阻肺万里行项目将会在多维度为我国慢阻肺规范化诊疗做出应有的努力和实践。
文富强教授——重磅解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21年修订版)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文富强教授对新近发布的指南进行了详实而深入的解读,他主要从三个方面——慢阻肺诊疗指南背景、指南重要更新内容及未被满足的需求和未来展望进行论述,结合临床分享了自己对新版指南的独到见解。
文教授指出,目前我国慢阻肺疾病负担重,成人慢阻肺人口高达近1亿,死亡负担已超癌症上升至第三位,防治任务任重道远,新近发布的指南,整合了近年来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为一线医务人员提供最新的学术资讯和有循证医学证据的指引,将有助于中国慢阻肺的规范化诊治,提升慢阻肺患者生活质量。
文教授认为,更新后的指南制定具有一大特点,即基于循证医学证据又兼顾我国国情,此次指南重点更新了关于诊断及评估以及稳定期、急性加重期管理部分。文教授强调,此次指南中关于疾病的诊断与评估部分注重早期诊断,指南新增了诊断流程图以减少临床漏诊或误诊,并再次强调肺功能检查是确诊慢阻肺的必备条件。但从我国国情出发,考虑到基层医院尚不具备肺功能检查的实际情况,新版指南建议使用我国自主开发的慢阻肺筛查问卷(冉丕鑫、周玉民等开发的COPD-SQ问卷)对慢阻肺高危人群进行筛查。治疗部分,指南关于慢阻肺稳定期治疗方向更加明确,指南强调联合疗法在稳定期慢阻肺治疗的获益,其中对于初始治疗,在确定支扩剂作为慢阻肺治疗核心的基础上,相比GOLD2021给予更加积极的意见,如推荐双联(LABA/LAMA)治疗可以作为B组初始治疗选项(CAT>20),三联(ICS/LABA/LAMA)治疗可以作为D组初始治疗选择(CAT>20且外周血eos>300细胞/微升)。针对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管理,文教授强调,应注意根据急性加重和合并症的严重程度选择治疗场所并进行分级治疗。文教授还指出对于频繁急性加重、症状严重和肺功能严重损害的患者,是否可以考虑起始采用三联治疗方案,更好的改善症状和肺功能,是特别值得探讨的问题。同时,深入研究三联治疗的更多获益,也许是实现最优化的慢阻肺治疗策略的一条有效途径。
最后,文教授认为新版指南无论在诊断还是治疗方面,都非常贴近目前国内临床诊疗的实际,为我国医务人员和患者的疾病管理提供了重要依据。
群英荟萃,凝心聚力:圆桌论坛
● 陈平、蔡邵曦教授:结合临床实践,如何优化慢阻肺维持治疗?
陈教授认为,我国慢阻肺尤其是在基层诊断严重不足并且ICS的使用也并不规范。陈教授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指出了一些现实问题,比如,在A组和B组患者中,存在ICS过度使用的情况。因此,陈教授建议此次巡讲一定要走向基层,也要将慢阻肺的诊断推向心血管及心外科等交叉科室。在药物治疗方面,陈教授结合了临床现状提出自己几点建议,首先一定要考虑药物的可及性;其次是要规范双支扩剂的使用以及嗜酸性粒细胞在国内的指导意义。
蔡教授指出此次指南修订完美融合了GOLD指南的内容,同时对药物治疗升级问题以及三联中ICS的撤离的决策问题进行了讨论。在ICS的使用过程中,医生应该考虑如何评估症状和撤离ICS以及如何向高知患者做出合理的解释。此外,蔡教授指出目前规范治疗的挑战依然是如何铺向基层,让基层医生充分理解指南的意义,因此本次巡讲的重点应放在规范治疗知识的教育上,同时可以适当辐射到其他相关科室,如肿瘤科、胸外科、中医科等。
● 文富强、刘晓菊教授:如何实践吸入装置的个体化选择?
首先,刘教授指出给患者推荐吸入装置的时候应该首先考虑药物的选择,在装置的选择中应该考虑到患者自身的情况,比如老年人的意识状态、患者的教育文化水平等。患者的依从性在很大程度上与吸入装置的选择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教育患者如何正确的使用吸入装置也是非常重要的环节。目前,我国基层医院的序贯性较差,这也是导致患者频繁急性加重的因素。因此,在本次巡讲中应该强调患者的教育,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文教授也指出,临床上患者吸入装置的使用率错误较高,这主要是由于患者教育缺乏导致的。其次,在吸入装置选择的过程中,应结合患者的特征,比如吸力很差的患者就已经不在适合使用干粉吸入装置了,此时就可以推荐患者使用对吸气流速的低要求的主动喷雾装置(例如共悬浮装置)。最后,文教授还指出了反复多次教育对患者正确使用吸入装置的重要性。
以上四位教授发表完各自看法之后,现场其他嘉宾也对如何优化慢阻肺维持治疗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其中讨论的主要关键点有:我国目前维持治疗水平尤其是经济不发达地区不容乐观,主要要是患者的重视度不够,因此应该加强患者对慢阻肺维持治疗的重视程度。
● 陈燕、张静教授:剖析慢阻肺稳定期药物治疗RCT研究,共论研究进展
陈燕教授指出了RCT研究在慢阻肺稳定期药物治疗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从早期的RCT研究中我们发现LABA、ICS+LABA在稳定期的治疗效果,而近年来我们国内的RCT的研究也开始逐渐崭露头角,贡献的病例数越来越多,参加的国际研究也越来越多。本次指南的修订也参考也许多研究,因此RCT研究为我们在稳定期的用药提供了很多有利的循证医学证据。
张静教授指出,RCT研究是验证药物疗效的有力证据,但是RCT研究的结果还需要临床实践去检验,RCT与临床研究就是处于一种发现问题、解决问的不断循环之中,两者相结合才能对我们的临床用药做出更好的指导。
● 孙德俊、王玮教授:汇集全球经验,共商质控标准
孙教授指出目前我国质控体系仍有很大的进步空间。目前国内外对慢阻肺指控指标主要锁定在:一是规范的肺功能检查,二是吸入器的正确使用,三是氧气吸入的策略等。建议进行分层制定如慢阻肺稳定期质控体系,分为稳定期和急性加重期;质量控制包括三个维度,即基础质量(包括人,技术,设施设备,药物,信息以及环境因素等)、环节质量和终末质量(包括死亡率等因素)。质控指标确定好以后的管理也非常重要,保障质量落地,最终解决规范化和同质化问题。
随后,王教授补充道对于指控指标来说肺功能配备仪器的情况、配备率非常关键。虽然国外有较为简单可行的质控指标,但是中国的质控管理有自己的特色,比如我们应该将基层医院肺功能配备率以及医护接受正规培训的比率等问题都应该纳入到质控体系中。结果指标中除了死亡率、全因死亡率等指标之外,还应包含住院费用、医疗费用等问题。最后王教授对于中国的质控体系建立给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即首先应该设定质控指标,然后通过落实去作总结,总结之后反馈,反馈之后进行改进的这样一个步骤。
大会总结
在大会最后,陈荣昌教授总结道,我国慢阻肺患病群体庞大,这让我们的临床经验比较丰富,同时又结合了广泛的循证医学证据,因此形成的指南更加贴合临床实践的需求。几位专家在讨论环节对如何结合临床实践优化长期维持治疗,包括如何改善依从性、如何对患者教育给出了很好的建议。在讨论吸入装置选择的问题中,各位专家也给出了很多非常有价值的信息和建议。关于RCT研究,目前多以中国参与的国际多中心RCT研究为主,我们自己独立的研究还相对较少,希望我们共同努力,以后多做一些针对中国患者的RCT研究。在质控的讨论环节,各位专家都给出的建议非常专业且符合临床实践,先期英国已经进行了20年的慢阻肺质控实践,我国广东地区也先行探索慢阻肺质控体系的建设,这对我们都有很大的启发意义。最后,陈教授感谢了到场的各位专家和为本次指南做出贡献的医学同仁,学组秘书、南山呼吸等支持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