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钟南山院士领衔呼吸免疫团队在JACI发布最新研究:血液和免疫学指标的纵向变化与新冠病毒肺炎患者结局有关
发布: 2020-06-11

    近日,在钟南山院士、李时悦教授和李靖教授的引领下,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哮喘与呼吸免疫研究团队牵头的研究论文“Longitudinal hematologic and immunologic variations associated with the progression of COVID-19 patients in China”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Journal of Allergy and Clinical Immunology(IF=14.11)上以长文形式在线发表,并受邀入选 Editors’Choice及AAAAI的Highlight。

 

    陈如冲教授、桑岭副主任医师、江梅副研究员、杨朝崴副研究员、贾楠副教授、付婉艺博士为文章的共同第一作者。该研究分析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血液学、免疫学及感染指标与疾病严重程度、疾病进展的相关性,为从临床免疫学角度进行新冠肺炎患者的评估、应对和预判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图1)。

 

图1. 文章摘要图:血液和免疫学指标的动态变化与新冠肺炎疾病进程相关

 

    随着新冠疫情的爆发和蔓延,多项横断面研究对新冠肺炎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实验室指标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并揭示了部分特征、指标与疾病严重程度或预后的关系。但此类患者血液和免疫学指标在疾病发展进程中的动态变化,以及其与结局的关系报道十分有限。在卫健委的组织协调下,团队对548例伴明确结局(康复出院或者死亡)的新冠肺炎患者队列展开研究,采集了患者住院期间血液学、免疫学和感染相关指标的横断面以及纵向动态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多因素COX回归等方法对血液、免疫学指标与疾病严重度及进展进行了系统研究。

 

    该研究通过横向比较及主成分分析发现(图2),除此前已报道的嗜中性粒细胞增多症和淋巴细胞减少症外,嗜酸性粒细胞减少症也与新冠肺炎患者的疾病严重程度以及结局有着密切的关系。相较于生存组,死亡组患者入院时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血小板减少更为严重,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增高亦为显著。对T淋巴细胞亚群的进一步分析显示,CD3+、 CD4+和CD8+T细胞的下降程度与疾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值得关注的是,在网络分析以及主成分分析中,不同结局的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呈现不同的特征,提示免疫功能的调节在疾病的早期可能已经发挥作用,而且影响疾病的进程与最终结局。此外,除了与此前报道的白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原降钙素(PCT)、D-二聚体这些不良预后的指标之外,研究团队还发现淀粉样蛋白A(SSA)、铁蛋白亦与疾病的严重程度显著相关。

 

图2. 不同结局与时点的相关因素主成分分析

 

    通过对生存组患者和死亡组患者在入院、院中和出院(康复或死亡)三个关键时间点的血液、免疫学和感染相关指标的纵向比较分析,研究人员发现,不同严重程度或结局的患者之间其血液、免疫与感染相关指标的动态变化谱系具有显著差异(图3)。死亡结局组的嗜酸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血小板计数自住院起即持续低下或逐步下降,而这些指标在生存组中却呈现逐步上升趋势。与此同时,白细胞、嗜中性粒细胞、NLR、IL-6、PCT、D-二聚体、SSA、CRP和铁蛋白等指标在死亡组中维持在高水平或者显示出上升趋势,而在生存组中则维持在低水平或者具有下降趋势。提示血液、免疫学及感染相关指标动态变化与患者预后有密切的关系。

图3. 新冠患者血液学、免疫学和感染相关指标的动态变化

注:不同结局患者的差异比较,† p<0.05, ‡ p<0.01。OA,入院;MH,院中,EH,出院

 

    通过Kaplan-Meier分析和多因素COX回归模型,研究发现了多项与死亡结局有关的危险或保护因素(图4-5)。证实了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血小板的上升恢复是患者死亡结局的保护因素,而嗜中性粒细胞计数和IL-6水平的动态升高是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因此,研究人员认为除了对病患入院时的血液、免疫学指标进行评估外,在住院期间持续性进行重要相关指标的动态跟踪,有助于对患者风险或结局进行评估,从而及早应对和治疗,避免不良预后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图4. 不同因素的Kaplan-Meier生存曲线

注:Δ(a)=出院时(a)-入院时(a)

 

图5. 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新冠患者死亡危险因素

 

    综上所述,该研究通过较大样本队列的横向和纵向分析,明确了新冠肺炎患者的血液、免疫学指标动态变化图谱与疾病严重度及进程相关,揭示了机体免疫有关的多个潜在影响新冠肺炎患者死亡的危险或保护因素,对患者的临床风险评估、治疗和疾病管理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原文链接:

https://www.jacionline.org/article/S0091-6749(20)30638-2/abstra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