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两项全球首例!达芬奇机器人为肿瘤患者主刀“拆弹”
发布: 2020-04-16

    2020年,当新冠疫情在全球肆虐时,医务工作者们白衣执甲,冲锋在前,用生命捍卫生命。


    作为省市定点医院,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一手抓全力以赴抗击疫情,一手加强技术创新,向严重威胁百姓健康的疾病宣战。


机器人辅助裸眼3D全腔镜气管重建手术


    4月10日,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何建行教授团队完成全球首例达芬奇机器人主刀、裸眼3D视觉下的全腔镜“无管化”胸段气管重建手术,在全球战“疫”时期,利用更现代化的手段成功挽救了一名恶性气管肿瘤患者。



    今年43岁的邹先生是一位手术科医生,三周前,他出现反复咳嗽,还有咳血现象,气促、气喘的情况也在加重。通过增强CT检查发现,在胸段主气管有一个近2公分大的肿瘤。


长在主气管上的肿瘤(红色圈出)


    “我们成年人的主气管直径仅有2公分左右,患者的肿瘤几乎将气管堵住,如果不及时手术,会有窒息的危险。”据何建行团队成员、广医一院胸外科主任医师李树本医生说,对于邹先生这种情况的治疗,最好的办法就是尽早手术切除肿瘤,进行气管重建,“由于气管临近食管、上腔静脉等重要的组织,术中极易发生并发症,手术难度非常高。”


    传统气管肿瘤切除手术采用大切口开放式的方法进行,但对患者的创伤大、恢复过程慢,在全球能够顺利开展腔镜胸段气管外科手术的医疗单位并不多,而且在操作过程中为了保持患者呼吸平稳,需要中断操作、反复进行气管插管,给患者的气管造成较大的损伤,在插管过程中还存在肿瘤细胞剥离、破裂等风险,延长整个手术操作的时间,不利于患者的术后恢复。


    在国外,通常会采取在ECMO支持下完成此类手术,不仅会引起全身血液和内分泌平衡的紊乱,而且大大增加了手术治疗费用。


    作为“行内人”,邹先生深知自己病情的复杂性与手术的高难度,他对何建行教授国际首创的“无管”手术早有耳闻,而且钦佩不已,抱着一线希望,4月7日,他慕名来到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向何建行教授求助,希望何建行教授能够通过无管化技术帮他切除那个“堵”了他近一个月的肿瘤。


    何建行教授仔细看了他的各项检查报告,鉴于病情危急,即刻将其收治入院,并组织多学科进行会诊和病例讨论,经过全面而又充分的评估之后,为邹先生制定了个体化的精准诊疗方案,可以为其采取“无管”技术,建议利用更现代化的手段,由达芬奇机器人为“主刀”,来完成此例自主呼吸麻醉下的气管重建手术,得到了邹先生及家人的一致同意。


    尽管现在机器人手术已经发展的较为成熟,但利用机器人开展“无管化”全腔镜气管外科手术,在全球范围内,此类报道都属非常罕见。广医一院引进的这台最新一代达芬奇机器人具有四个“手臂”,一般情况下都会采取四个手术入路,但在保证安全性的前提下,实现最大程度的微创,何建行教授决定只用其中三只“手臂”,即仅需通过3个不到1厘米的小孔作为手术入路。


    然而,这三个孔的位置如何选择,直接关系到手术过程中机械臂会不会出现“打架”问题,这就需要医生提前做好充分的准备,为机器人选择最佳的手术入路,为了这项工作,何建行教授团队反复讨论、查阅文献及资料,并结合邹先生的实际体型与肿瘤位置,为他“量体裁衣”选择好最适合机器人“下手”的三个小孔。

 

何建行教授操作机器人



机器人手术场景


    手术过程中,在麻醉医生的默契配合下,何建行教授亲自操作,达芬奇机器人“主刀”,在裸眼3D的视野下仿佛“钻入”患者胸腔内进行手术的各项操作,一气呵成,实现了自主呼吸麻醉下完成整台手术。尽管气管是纵深脏器,在端口吻合时操作难度极大,但机器人的手臂具有可转腕手术器械,缝合角度更加自如,实现了精准缝合,可以大大降低术后并发症的风险,而且费用远低于国外此类胸段气管重建手术。手术结束六个小时后,邹先生便已经可以进食。


    此次全球首例“无管化”机器人胸段气管重建术的成功开展,预示着机器人手术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运用“无管”(Tubeless)技术填补了现代机器人胸外科手术的空白,为全球开展机器人手术的医疗单位中心顺利开展复杂胸外科手术打开了一扇窗,未来将会有更多的患者因此受益!


最先进麻醉+最先进机器人外科为抗“疫”医生切除胸腺瘤


    4月11日,何建行教授团队完成“无管化”自主呼吸麻醉下达芬奇机器人胸腺瘤微创切除术,据文献查证,自主呼吸麻醉+达芬奇机器人胸腺瘤切除术又是一项突破传统观念的全球“首例”。


    今年3月份,国内疫情取得阶段性胜利,一直坚守在深圳抗疫工作的刘医生在其医院的统一安排下,终于完成了“拖延”已久的个人体检,正是这次体检,帮助她发现了体内潜藏的一颗“炸弹”——左前纵隔肿物,并考虑为较凶险的侵袭性胸腺瘤。


    “去年体检的时候就发现有一点阴影,但是由于非常小,就没有当回事。”据刘女士称,她平时没有任何的症状,这个“小点”却在不知不觉中长大到了四五公分,医生建议她尽早手术切除。


    从医二十多年的刘医生有着丰富的医学常识,她深知这类“生长活跃”的肿瘤一定要当心,早发现、早治疗实为上策。


    尽管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目前胸腺瘤手术不一定需要做开胸手术,微创就可以解决问题,但是绝大多数都需要进行气管插管,术后还要留置胸腔引流管,这些对后期的康复都有一定的影响。


难道就没有一种更加快速康复的手术方式吗?


    刘医生日常对外科领域的新技术也都非常关注与了解,她突然回想起早在2015年听说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何建行教授团队国际首创“无管化”胸外科手术,在专业领域内颇具名望,可以实现术中不插气管插管、术后不留胸腔引流管和尿管,这让刘医生感到喜出望外。


    何建行教授仔细查看了刘医生的各项检查报告,发现这个肿物长的位置比较深,已经开始向肺门里延伸,如果不及时手术切除,随着肿物继续生长有可能会侵犯到血管,那时再进行手术的风险会更高,而就目前情况来看,还是有条件进行“无管化”手术,这种自主呼吸麻醉下的手术不需要使用肌松药,无需气管插管,气道损伤小,术后不影响声音,不会影响到她以后的门诊工作,对人体的创伤小、疼痛少、恢复快,建议她尽早手术。


    “何建行教授都这么说了,我绝对信任他!”刘医生赶紧将手头上的工作处理安排妥当,来到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胸外科办理了入院手续。


    完善了各项术前检查,在讨论手术方案的时候,何建行教授提出,在确保安全采用“无管化”技术的前提下,不妨利用更为现代化的技术手段——达芬奇机器人及裸眼3D视野来辅助这台手术的完成,由于机械手臂更加灵活,能够提高手术精确度,减少并发症,更加有利于术后的快速康复。这一建议得到刘医生及家人的一致赞同。


    此手术是全球首例在自主呼吸麻醉下Tubeless机器人胸腺瘤切除的手术,患者术后6h即可进食、下床活动,疼痛少,恢复快。


    4月11日,尽管是周末,何建行教授带领团队依旧开展手术,仅用20分钟就精准切除了肿瘤,术中仅出血5ml。


    手术过程中,何建行教授负责操作“主刀”的最新一代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在裸眼3D的辅助下视野更加清晰立体,三支机器人的“手臂”稳定、灵活,即使在有限狭窄的空间内,依然可以不同角度进行操作,提高了手术的精细与准确度。


    术后病理结果显示,刘医生的胸腺瘤为B2型胸腺瘤,如果不及早处理,发展成为侵袭性胸腺癌的可能性极大。


    手术完成后不到六个小时,在家人的帮助下,刘医生不仅喝了粥,还下地开始慢慢走路,进入康复训练状态,术后24小时以内便达到了出院标准。


    “我们采用何建行教授建议的无管技术,术中没有气管插管,术后也无需放置胸腔引流管和尿管,实现了快速康复。”


    据何建行教授团队、广医一院胸外科副主任医师黄俊介绍,采用“无管”技术开展胸腺瘤手术,避免了气管插管所可能引起的气道损伤,呼吸恢复更好;而且减少了阿片类镇痛药物的使用,以及肌松药等相关麻醉药物的使用,术后复苏更快。


    黄俊特别提醒,大约有三分之一的胸腺瘤病人会合并重症肌无力,这是由于胸腺是一个很重要的免疫器官,通常在成年后就慢慢退化了;若胸腺在成年后不退化,甚至增生为胸腺瘤,就会带来一些自身的免疫性疾病发生,重症肌无力就是其中的一种。


    对于重症肌无力伴有胸腺瘤的患者来说,术中使用肌松药是术后发生重症肌无力危象的重要因素之一,甚至会危及生命。而“无管化”技术由于不使用肌松药,减少了术后发生重症肌无力危象的风险,非常适用于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的患者。


    “此次我们采用最先进的麻醉实践与最先进的手术平台的组合,成功完成Tubelss自主呼吸麻醉下达芬奇机器人胸腺瘤切除术,不仅是技术领域再创新高峰,而且也是广大患者的福音。”


    黄俊说,对于普通胸腺疾病人群来说,这个技术实现了快速康复理念,对于重症肌无力人群来说,更是可以帮助他们降低发生重症肌无力危象的几率,这种外科模式有望将微创做到极致。


    “我的战友们和粉丝们已经开始呼叫我了,我想很快我就又可以回到工作岗位了。”刘医生开心的说,对手术效果非常满意,不仅帮她解决了一桩“心事”,而且让她亲身体验了高科技与高超医疗技术的完美结合,“我回去要告诉有需要的朋友和患者,有病要早医,不要因为惧怕手术而耽误治疗,现代医疗技术已经发展到超越我们的想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