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新冠肺炎危重症预测模型于JAMA Intern Med发表 | 钟南山院士团队又一重要成果出炉
发布: 2020-05-13

编者按:5月12日,一篇名为“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a Clinical Risk Score to Predict the Occurrence of Critical Illness in Hospitalized Patients With COVID-19”的论文于国际权威杂志JAMA Internal Medicine(IF: 20.8)正式发表,其通讯作者为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研究中心主任钟南山院士与副主任何建行教授。文章阐述了钟南山院士团队代表中国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整合临床风险因素,建立新冠肺炎的危重症预测模型的过程。据了解,该模型前期已在雷神山医院等多家湖北医院开放使用,并得到广泛认可。今天,AME特别对研究团队进行专访,为读者解读模型建立的始末。

 

Q新冠肺炎的危重症预测模型建立具有何种重要意义?

A:众所周知,严重的新冠肺炎可以致死。数据统计显示,6%-8%的确诊新冠肺炎患者会发展为危重症,需要接受插管通气或者ICU监护,而这些危重患者的死亡率可高达65%在疾病前期尽早识别出具有转变为危重症的风险的患者,及时加强监护,有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对医疗资源的分配也有重要的意义

 

Q该模型的建立经历了怎样一个过程?

A:我们的研究团队基于全国1590例新冠肺炎患者,通过LASSO回归,对72个临床因素进行筛选,发现了10个关键的独立风险因子,包括:胸部X光异常 (OR 3.39, 95%CI 2.14-5.38, P<0.001)、年龄 (OR 1.03, 95%CI 1.01-1.05, P=0.002)、咯血 (OR 4.53, 95%CI 1.36-15.15, P=0.01)、气促 (OR 1.88, 95%CI 1.18-3.01, P=0.01)、意识障碍 (OR 4.71, 95%CI 1.39-15.98, P=0.01)、基础疾病数量 (OR 1.60, 95%CI 1.27-2.00, P<0.001)、既往癌症史(OR 4.07,95%CI 1.23-13.43,P=0.02)、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OR 1.06,95%CI 1.02-1.10,P=0.003)、乳酸脱氢酶(OR 1.002,95%CI 1.001-1.004,P<0.001)和直接胆红素(OR 1.15,95%CI 1.06-1.24,P=0.001)。随后,我们根据每个风险因子的权重,构建了多因素预测模型。

 

Q该模型准确度如何?

A:经内部验证,模型的准确度(AUC)达到88%(95%CI 0.85-0.91)。此外,我们分别在来自武汉、大冶、佛山多家医院共710例患者中进行了外部验证,其准确性在88%-98%之间。除了准确度高之外,模型使用简便,能够为每一位患者提供个体化的预测概率。根据我们的数据,低危组后续发展为危重症的风险仅为0.7%,而高危组则高达59.3%,可用于患者就诊时的分流处理,极大提高医疗资源分配的效率。

 

为了方便全球广大医生及患者,我们的研究团队还构建了免费访问的中英文版网页预测工具(http://118.126.104.170/),供大家自行登入进行预测。

 

图1. 英文版网页预测工具页面

 

Q:在此次抗击新冠疫情的过程中,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研究中心、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取得成果可圈可点,下一步有什么计划?

A: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研究中心、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在本次新冠疫情中,已经完成并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发表多项重要的临床分析性研究,包括全国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分析(NEJM,Eur Res J)、疫情趋势预测(J Thorac Dis)、死亡相关风险因素(CHEST)、基础疾病的预后影响(Lancet OncolEur Res J)、危重症预测模型(JAMA Intern Med等,为抗击疫情提供了重要的科研成果,指导实践。

 

下一步,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研究中心、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将与腾讯成立的人工智能联合实验室,进一步深化扩展新冠肺炎等呼吸疾病的大数据研究,研发出更多的精准实用的临床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