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钟南山院士团队获得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发布: 2020-01-21

    2019年12月24日,教育部网站正式发文——关于2019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分中心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呼吸科郝创利教授为第一完成人、广医一院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钟南山院士、杨子峰教授以及苏大附儿院呼吸科王宇清教授、陈正荣教授等为主要完成人的项目《儿童呼吸道感染的病原学及临床研究》获得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由临床研究中心主任钟南山院士领衔的呼吸团队连续10年在复旦大学医学排行榜中排名第一,医教研硕果累累,在呼吸道感染病原学方面研究也取得了斐然成绩,尤其在流感病毒等方面有着较为深入及系统的研究,发表了许多高质量的研究论文。自2000年起,钟南山院士团队与苏大附儿院呼吸科在哮喘、变态反应性疾病、呼吸道感染、咳嗽等领域开展了密切合作与交流,共同发表了非常多的高质量论文。2018年苏大附儿院呼吸科成功引进临床研究中心主任钟南山院士团队,团队双方在临床及基础科研方面密切交流,开展了多方面的研究。此次与郝创利教授团队合作,以呼吸道感染病原学基础及临床为着眼点,成功申报并获得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关于项目

    项目全面研究了儿童呼吸道感染的病原学及其流行病学、临床特征,揭示了儿童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谱及各种病原体流行的规律及其临床特征,创新性地将气候因素引入到呼吸道感染病原流行的规律及防治策略研究中,明确了病原流行与气候因素的相关性,拓展性地将新型呼吸道病毒引入到儿童呼吸道感染病原学研究中,研究成果提供了重要的流行病学及临床资料,为肺部感染的诊疗、预防提供了新的的理论基础。钟南山院士团队对新甲流大流行后不同流感病毒引起的下呼吸道染住院儿童学临床资料及相关危险因素进行了总结,发现了流感病毒感染患儿肺炎支原体共感染均常见,流感病毒染患儿二手烟暴露率与剖宫产率相对较高。 据此提出了流感病毒染患儿需注意是否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以及中国与发达国家不同的一些特殊危险因素。项目已在全国多家儿童医院进行了推广应用。

 

 江苏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呼吸科

    江苏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呼吸科于1959年组建成立,由首任院长陈务民教授创建,目前为江苏省临床重点专科、苏州市临床重点学科,80年代起先后由儿童哮喘领域“南盛北陈”之称的盛锦云教授、季伟教授、郝创利教授等数名专家带领呼吸科进一步发展。早在八十年代,陈务民院长和盛锦云教授就开展了儿童呼吸道感染病原学立项研究。本世纪初,先后由季伟教授、郝创利教授带领呼吸科团队进一步开展了儿童呼吸道常见传统病原及新型病原的检测及临床研究,至今呼吸科团队已发表儿童呼吸道感染病原学相关SCI及核心期刊论文100余篇,获得多项省部级课题及奖项,儿童呼吸道感染病原学临床研究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在全国儿童呼吸学术会议上,儿童呼吸界前辈陆权教授多次盛赞苏大附儿院呼吸科团队在呼吸道病原学方面所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苏大附儿院呼吸科是江苏省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组长单位,仅在2019年,呼吸科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省市级课题6项。

    2019年9月,江苏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成功加入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成为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分中心,期待借助成人呼吸平台进一步开展儿童呼吸临床工作,也期待在钟南山院士团队的指导下,开展进一步密切合作,为江苏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呼吸科医教研发展再次搭建一个更加宽广的平台。

    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是教育部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高等学校创新、支撑高质量人才发展体现。此次临床研究中心和分中心苏大附儿院呼吸科获得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是一个新的突破,充分显现临床研究中心和分中心苏大附儿院呼吸科团队的科研实力,尤其在呼吸感染、哮喘、毛支等相关领域研究已处于国内较为领先水平。也是苏大附儿院呼吸科2018年引进钟南山院士团队以来双方合作再度取得的硕果,也期待后续有更深入的合作并取得更好的成绩。此次获奖是对临床研究中心和分中心苏大附儿院呼吸科团队科研工作的肯定,呼吸科将借此平台,进一步抓好学科建设,加强学科规范化、专业化、系统化建设,为进一步创建区域性儿童呼吸中心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