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ERS 2019中国之声】钟南山、郑劲平:中国研究重点——呼吸健康大数据网络
发布: 2019-09-30

    9月28日西班牙马德里当地时间08:30,由欧洲呼吸学会(ERS)与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CTS)联合举办的中国专场正式拉开帷幕。ERS和中国都派出了最强阵容的专家团队,欧洲团队包括ERS 2019大会主席Tobias Welte(德国),Stefano Gasparini (意大利)、Joan B Soriano(西班牙)、Graham H. Bothamley(英国)等;中国团队包括陈荣昌教授、瞿介明教授、郑劲平教授、王广发教授等。钟南山、王辰两位院士虽未到现场,但对ERS-CTS专场高度重视,会议前期给予重要指导。现场参会者中逾半是欧洲学者,中国在呼吸病学领域的研究进展已经引起欧洲同行的关注和重视。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钟南山院士、副主任郑劲平教授,分享了ERS-CTS联合专场首场报告——《中国研究重点:呼吸健康大数据网络》。

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副主任郑劲平教授

分享了ERS-CTS联合专场首场报告——《中国研究重点:呼吸健康大数据网络》

  • 中国呼吸疾病防控的巨大需求

    郑劲平教授介绍,受空气污染重、吸烟人口多、重大急性呼吸系统传染病频发等影响,呼吸疾病防控已成为中国健康发展战略的重大需求。那么,如何提高呼吸疾病的防控效率呢?自然是离不开大数据的支持。但是,我国健康医疗大数据存在严重的“信息孤岛”问题:规范化管理意识薄弱,各地区及医疗机构数据标准不一,肺功能检查及大数据整合缺乏等。这些孤立的、没有标准化的信息,不利于呼吸疾病病情评估预测、疗效监测、医疗政策制定。因此,目前的疾病防控工作中亟待发展大数据的分析应用。


    值得欣喜的是,在国家政策层面,不断迎来重大利好消息。


    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促进和规范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推进健康医疗临床和科研大数据应用,培育健康医医疗大数据应用新业态,加强健康医疗海量数据存储清洗、分析挖掘、安全隐私保护等关键技术攻关;积极鼓励社会力量创新发展健康医疗业务,促进健康医疗业务与大数据技术深度融合,加快构建健康医疗大数据产业链,不断推进健康医疗与养生养老、家政等服务业协同发展。


    2018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慢病重点专项项目《呼吸系统疾病临床研究大数据与生物样本库平台》,目标是建立具有国家代表性,基于医院电子病历系统(EMR)、实验室信息系统(LIS)、影像归档和通信系统(PACS)等数据交换的呼吸系统疾病国家注册登记数据库和临床大数据共享平台;收集慢阻肺、哮喘、肺栓塞、肺动脉高压、间质性肺疾病、肺炎、肺癌、烟草依赖等常见、多发、危害巨大的呼吸系统疾病患病、临床诊疗、预后相关信息;收集人群发病、危险因素暴露等相关信息,建立国家级危险因素监测数据平台;依照国际规范标准收集呼吸系统疾病患者血清、血浆、痰、组织等生物标本并建立呼吸系统疾病生物样本库平台;探索临床研究大数据与生物样本库平台的高效运行与数据共享机制;建立国家呼吸系统疾病影像与肺功能数据库、数据中心及判读分析平台。 


  • 国家呼吸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大数据建设概况

    我国呼吸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从2013年的7家分中心和122家网络单位,扩增至2018年的54区域分中心和724家网络单位。按照大数据平台的企业服务总线,在医院信息系统安全的防火墙和同步数字体系可以连接,通过一系呼吸健康标准化数据元采集除个人信息以外的医疗记录、生物样本库资源、图像、物联网等信息。数据的管理和备份已通过ISO/IEC27001和国家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政策的认证,并通过了伦理审查。在完善平台建设方面,中心建有几大重要平台,包括临床大数据自动采集与共享平台、肺功能大数据及质控平台、呼吸生物资源库共享平台、呼吸影像大数据应用平台等。


    在大数据平台的支持下,可以实现科研管理、高级数据筛选、真实世界数据分析、数据演示、图像识别、机器学习、病历质量控制、多中心协作以及大数据融合。同时,中心建立了一系列数据采集、管理、交换和共享的标准规范。截至2019年6月,全国40家分中心和网络医院签署了《呼吸系统疾病大数据网络建设战略合作协议》。平台部署工作已在30家医院启动,其中10家已完成院内部署和验收。纳入慢阻肺、哮喘、肺栓塞、肺动脉高压、肺间质性疾病、肺炎、肺癌、烟草依赖等呼吸系统疾病30多万例。有8项多中心研究正依托该平台开展。 


  • 呼吸大数据分析与应用初探 

    数据标准规范情况:2013-2018年,呼吸科六大病种诊断描述不规范的情况不容忽视,特别是门诊诊断不规范的比例会比较高。数据显示,在出院全部诊断、出院第一诊断、门诊诊断描述不规范方面,慢阻肺的情况不容忽视,特别是门诊诊断不规范的比例会比较高分别为3.85%、1.79%、13.63%,支气管哮喘2.30%、3.53%、4.44%,支气管扩张症7.52%、5.15%、5.01%,间质性肺疾病18.82%、15.25%、3.28%,肺部真菌感染21.52%、21.67%、12.42%,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6.57%、4.31%、12.96%(数据来源:广医一院)。


    制定呼吸疾病标准版数据集:目前制定慢阻肺专病标准数据元共985个,后续将进一步拓展至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症、肺部感染、肺部肿瘤、间质性肺疾病等。


    肺功能检查标准及规范:我国建立了4~80岁年龄段全国肺量计正常值,研究结果被最新的两项全国慢阻肺流行病学调查所引用(Wang C,et al. Lancet 2018;Fang LW, et al. Lancet Respir Med 2018 );运用在肺功能检查及标准的建立, 2015年8月至2019年7月,我国举办的肺功能规培万里行覆盖了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8044(含儿科场次的1404)家医院 25000+名人员参加;与2010年的调查结果对比,2018年肺功能报告质控平台调查结果显示:呼气过程、呼气结束、重复性及全部标准的达标率都显著增加,总体质量达到A级的占59.38%,C级以上(数据比较可靠)占70.81%。表明规范化培训后,我国肺功能质控水平显著提高。

   

    另外,大数据分析还可以应用在专病数据的分析、模型建立风险预测、影像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结合创新、支撑多中心临床研究的开展等。 


  • 下一步工作及展望

    郑劲平教授介绍,大数据可以应用以下场景:专病数据描述性分析、急性加重预测模型、常用的生物标志物与呼吸疾病的关联、合并疾病及共患病模型(共病网络)、合理药物使用分析、医疗质控/CDSS辅助决策(包括回顾与前瞻)、时间序列研究(天气、空气污染)、动态肺功能与疾病关联模型。此外,大数据还可支撑多中心临床研究的开展,例如,慢阻肺大数据规范化管理研究(目前在42分中心及网络单位启动部署)、慢阻肺临床质量控制研究、中国哮喘数据登记暨在线管理研究(在全国纳入 100 家医院作为项目单位)、肺癌单病种多中心研究、支气管扩张症规范化管理研究、西部六省过敏原流行病学调查、肺部真菌感染多中心研究、EGPA多中心研究等。


    最后,郑劲平教授强调,医疗大数据分析和挖掘疾病的特征,有助于临床诊治水平的提高,对学科建设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对医疗卫生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有重大的意义;目前,呼吸疾病大数据建设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期待国内外专家同道共同参与研发,共享大数据带来的成果。

ERS 2019大会主席Tobias Welte教授

    郑劲平教授分享的中国呼吸健康大数据网络建设工作报告,引起了与会专家的高度关注和积极评价。ERS 2019大会主席Tobias Welte教授表示,在大数据的建设和应用管理方面,中欧应当开展更加紧密的合作,携手发展,让大数据应用为人类带来更多的福祉!

  • 中国专场精彩剪影

 

IMG_0250_副本.jpg

IMG_0281_副本.jpg

IMG_0558_副本.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