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7日上午,2024年广东省胸部疾病学会年会暨第七届气管肺外科重建国际学术研讨会暨粤港澳大湾区菁英论坛在广东珠海横琴隆重召开。作为2024世界生命科技大会的分论坛,本次年会深入贯彻关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义和实践要求,汇聚了国内外胸外科领域的顶尖专家,共同探讨胸外科技术的创新与未来发展方向,致力于推动学科进步和医疗水平提升。
国家呼吸医学中心主任、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研究中心副主任、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院长、广东省胸部疾病学会年会主席何建行教授在开幕致辞中指出,现代胸外科学的发展已超越了“更小切口、更少数量”的微创技术探索,正向多学科深度融合的方向迈进。他强调,“无管外科技术”是这一进程中的重要抓手。通过减少甚至避免肌松药的使用,聚焦围手术期全过程的疼痛管理与护理,现代胸外科学正努力构建一个能够降低患者应激反应和免疫负担的综合性治疗体系。
何建行教授还引用中医“扶正祛邪”的理念,指出所谓“祛邪”是通过外科手术清除病灶。然而,这一过程不应仅仅局限于切除病灶,而是需要从整体视角出发,注重“阴阳平衡”和免疫平衡,在保护器官功能的基础上,为患者提供更优质、更全面的诊疗方案。无管外科技术的发展正好契合了这一理念,其最终目标不只是缩短住院时间或减少并发症,更是通过个体化、控制应激反应最小化,力图做到免疫稳态的全过程干预,让患者在手术期间始终保持近似生理本能的稳态,并在术后迅速重返高级认知与自主生活能力层面。何建行教授还提到,无管外科通过将AI深度融合于外科全流程决策,能够为高难度手术的管理带来颠覆性革新,与中医的结合也体现了人文关怀与精准技术的结合,树立外科发展的新标杆。
下午,大会开启了全新篇章——“Beyond the Youth 粤港澳大湾区菁英荟”。在这一环节中,何建行教授再次发表讲话,提出外科发展的核心任务是解决患者和医生的实际需求,尤其是在手术安全性方面。这也是无管微创技术快速发展的意义所在。目前,微创技术在胸外科的应用已覆盖90%以上的手术案例,未来的目标应该是实现多器官保护下的精准治疗,并进一步优化免疫反应的控制。
此外,何建行教授还指出,无管技术已在器官移植、骨科和心脏外科等多个领域取得成功应用,充分体现了“效果导向的创新”这一核心理念,即评价一项技术的关键在于其临床效果是否达到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和寿命的延长的目的。他呼吁全行业共同努力,将现代技术与临床诊疗深度结合,以不断创新为驱动力,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