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0日,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李时悦教授团队的钟长镐教授带队成功完成全国产化设备CBCT和共聚焦联合引导下呼吸道柔性机器人冷冻活检术。通过床旁CBCT影像、活体细胞级成像技术、呼吸道机器人平台联合使用,实现精准化、智能化诊断,减少呼吸运动影响,提高活检准确率,发现新的可能。呼研院团队积极响应国家《医疗装备产业发展规划(2021-2025年)》的号召,本次手术所用的三大诊断设备均为国产设备(CBCT:江苏一影医疗,Supero-O71黄山);共聚焦激光显微内镜:海斯凯尔CelTouch®;呼吸道手术机器人:常州朗合医疗,Unicorn麒麟TM),体现了国产高端医疗设备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验证肺外周病灶微创诊疗体系已进入新阶段。
本次手术患者术前初步诊断“1、肺占位性病变、2.2型糖尿病”,诊断考虑“肺部肉芽肿炎与肺癌相鉴别”,拟行右上肺病灶CBCT引导下冷冻肺活检。钟长镐教授在手术过程中进行:预置封堵球囊于右上叶支气管开口,在麒麟呼吸道机器人系统引导下抵达病灶,沿工作通道置入共聚焦内镜探针(CelTouch®)确认抵达病灶,共聚焦显微内镜可看到紊乱异常的肺泡结构,并在共聚焦内镜下确认活检部位后进行CBCT扫描可见共聚焦探头位于病变中心。依据共聚焦探针确定冷冻活检探针置入深度,再次行CBCT扫描可见冷冻探针位于病灶中心,于此处冷冻活检取材5次组织送病理检查,手术结束后再行CBCT检查,患者未出现气胸、出血等并发症。
患者信息&手术过程中关键信息如下:
共聚焦激光显微内镜具有实时、在体、1000倍细胞级放大技术,共聚焦探头能通过内镜或穿刺针的通道抵达病灶,实时观察组织的局部结构变化,帮助医生在直视下识别病变组织、判断病变性质。共聚焦内镜和CBCT、冷冻活检结合使用时,医生可在进行冷冻活检前,通过共聚焦内镜实时观察病变组织的细微变化,确保后续活检样本来源于病变组织,确保病灶采样准确性。
CBCT提供的快速扫描功能,最短时间可在床旁5内秒完成一次全肺扫描并进行类CT三维重建,辅助实时精准定位,规避呼吸运动对肺部病灶定位的影响,提升诊断效能,减少辐射剂量,节省手术时间。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李时悦教授带领的呼吸介入团队始终秉持着以从临床中来到临床中去的科研理念,整合肺部介入和创新医疗科技领域顶尖的产业、学术、医学、研究资源,重视医工融合,发挥国家呼吸医学中心平台优势,解决国家“卡脖子”高端医疗科技问题,致力于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专注解决临床痛点问题,为推动周围型肺癌诊疗综合性方案提供更多选择,为患者带来更先进、更有效、更经济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