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会议资讯】2022年临床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工作会议
发布: 2022-10-27

 

    2022年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工作会议于1027日下午在广医一院大坦沙院区学术报告厅109会议室组织召开,会议采取线上线下结合形式,线下出席会议的有临床研究中心主任钟南山院士,学术委员会组长侯凡凡院士,广医一院党委书记、呼吸道病毒与感染学组副组长黎毅敏教授,临床研究中心副主任、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院长、肺部肿瘤微创学组组长何建行教授,广医一院副院长、睡眠呼吸障碍专科主任张挪富教授,广医一院高兴成副院长,临床研究中心副主任陈荣昌教授,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副院长、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李时悦教授,临床研究中心副主任郑劲平教授,中国科学院云计算产业技术创新与育成中心主任季统凯教授,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党总支书记黄庆晖书记以及各临床治疗组主任和基础研究学组PI。线上与会的有:北大第三医院国家妇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工程院乔杰院士,中心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瞿介明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申昆玲教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院长李为民教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高占成教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康健教授、北京宣武医院胸外科主任支修益教授、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白春学教授。会议由临床研究中心副主任何建行教授主持。 

 

中心主任钟南山院士作会议致辞


    会议首先由中心主任钟南山院士致辞。钟南山院士在讲话中指出:国家高度重视科技教育、人才培养,并传达了 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完善党中央对科技工作统一领导的体制,建立新型举国体制的新指导思想。他强调研究人员要集中科研力量,重视全面研究,促进产生社会效益、经济效益。认可国家临床研究中心在生物医药的临床上起着承上启下重要作用的同时,给国家临床研究中心下一阶段的工作提出了新的导向。钟院士指出:承上要在临床体现出基础研究的作用,中心需在经验医学向循证医学的转化上做出成绩;启下是证实转化出的产品、药物器械或是指南等推广下沉,惠及百姓。 

 

学术委员会组长侯凡凡院士作会议致辞


    侯凡凡院士感谢钟院士及其团队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作出的贡献,充分肯定团队在临床研究和创新临床防诊治方面取得的各项成绩,真诚希望委员们多提宝贵意见,大力支持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的建设与发展。

 

中心副主任何建行教授主持会议

 

    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在主管部门、依托单位以及在各位同道的支持下,历经近9年的探索,积累了平台建设的宝贵经验,在2018年第一个5年绩效考核中获评优秀。2019年新冠疫情来袭,平台在整合资源,多中心合作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今天我们线上线下相聚,临床研究中心相关人员向各位汇报近年平台建设进展以及请委员们为中心下一步的建设发展方向掌舵,行稳致远。

 

中心副主任郑劲平教授作临床研究中心总体建设工作汇报

    郑劲平教授报告首先介绍了临床研究中心的发展历程,并围绕中心的组织架构与功能定位、平台建设、人才培养、承担任务、代表性成果、产学研转化与推广以及存在问题等七个方面进行汇报。中心自2013年获批建设以来,以顶天立地为人民为宗旨,实现双向转化与推广,积累不少成果和实践经验。已搭建中心-分中心(60家)-网络单位(914家)三级创新协同网络架构,分中心分布在我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省级覆盖率达85.29%。呼吸健康大数据平台与生物样本库共建共享平台是平台建设的两个重要着力点,并注重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分别通过了ISO9001IOS27001认证和ISO20387认可。注意老中青阶梯团队建设,加强学术带头人及核心骨干人才培养,培养出一批国家长江学者、万人计划、杰青、优青等。中心牵头和参与10多项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并产出较多颇具代表性成果,中心注重产学研转化,实现药物、诊断试剂、器械等转化应用。作为国家级科学教育基地,积极推进健康科学普及,并取得成效。在2019年国家四部委对第一二批临床中心工作绩效的联合评比中获评优秀。汇报中并提到目前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的改进思路,包括进一步明确临床中心的功能定位和与国家医学中心的侧重点区别,多中心研究的伦理互认仍未实现,缺乏分中心及网络单位的绩效评价标准参考,中心人员的专业评聘,人工智能、生信分析等新兴学科人才的短缺等。

 

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院长助理梁文华教授介绍呼吸肿瘤诊疗进展

    梁文华教授汇报中提到目前肺癌早期诊断技术所面临的挑战,2017年开始,在广州市委市政府、卫计委、民政局的支持下,以广医一院及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为依托,在社区网络的协助下,先后开展了低保低收入人群及越秀区居民的免费肺癌筛查项目,为符合条件的居民提供免费的低价量螺旋CT及肿瘤标志物检查,目的是提高早期肺癌的诊断率,从而降低肺癌总体死亡率。报告还介绍了国际首个液体活检+影像的人工智能肺癌诊断工具,无管微创(Tubeless)”胸外科技术应用于早期肺癌的手术治疗,PD-1免疫治疗“0”期多原发肺癌,介绍多原发肺癌如何处理?探索晚期靶向药物等研究进展。

 

项目研究与随访部主任周玉民教授介绍慢阻肺诊疗进展

    周玉民教授汇报介绍了慢阻肺多中心临床试验包括慢阻肺的早期干预、中医药治疗以及肺康复治疗的研究进展以及队列建立概况,组织编写重要指南、规范和预计值公式,规范化临床诊疗以及向基层推广的实效。

 

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院长助理关伟杰教授作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研究成果汇报

    关伟杰教授具体介绍了在临床研究中心主任钟南山院士和副主任何建行教授的直接指导下,基于实地调查,对我国新冠肺炎防控整体战略的建议,实现人工智能预测疫情爆发和转归,首次在国际上展示大样本新冠患者临床特征,揭示了基础合并症对新冠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对全国新冠疫情防控提出了防治战略的具体建议,基础研究揭示了新冠病毒感染的机制,阐述了湖北(疫情震中)内外新冠患者的临床特征,率先发现连花清瘟体外抗新冠病毒活性,并通过循证医学证实其疗效,连花清瘟有效成分研究中首次发现并提取具体内外抗新冠病毒活性的药效分子,研发新型智能化咽拭子采样机器人系统,研发与推广应用新冠病毒现场快速诊断试剂,院感防控首创隔离诊台战。提高影响力方面,中心牵头及参与制定多个新冠疫情诊疗指南,新冠疫情期间开展国际合作,交流中国经验,科普推广,惠及百姓。

 

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副院长杨子峰教授介绍呼吸道传染病预警预测平台建设与应用

    杨子峰教授介绍平战结合的预测预警建设思路,以流感为例的预测体系建设和实践,流感指数的建立(实现从提前1周延长到三周的预测),多源数据收集和筛选,预测模型的建立和持续学习策略,预测预警系统用途,帮助政府:科学调配医疗卫生资源,提前部署防控措施提供公众防疫意识,减少人群集聚,降低病毒的传播效率。新型冠状病毒预测预警体系,国内多团队储备疫情预测技术体系主要使用传播动力学模型,助力分析态势,发展了以社会关系网为特色的,结合传播动力学模型及人工智能算法(时间序列模型)进行科学预测。的策略:构建多维度历史数据库,建立集成的人工智能模型并筛选最优模型;的策略:融合传播动力学模型及人工智能模型,构建适合国情的预测模型;平战结合:根据实际情况,对的预测作出及时的调整,使预测结果更符合实际情况。大数据在平战结合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人工智能技术能大幅提高预警预测准确度。

 

变态反应科主任、过敏性肺疾病学组PI李靖教授介绍哮喘及过敏性疾病诊疗进展

    李靖教授汇报中指出在过去十年中,尘螨仍然是中国鼻炎和/或哮喘患者中最常见的过敏原;地域分布来看,从北至南,尘螨致敏率逐渐增加,随年龄增加,尘螨致敏率逐渐降低;成人对尘螨致敏率升高,儿童对狗毛、杨树花粉、豚草和艾蒿的致敏率升高;华北地区对豚草和艾蒿花粉的致敏率显著增加,华南沿海地区对尘螨的敏感率显著最高;环境的湿度增加与尘螨致敏率增加密切相关;沙蒿种植面积扩大与华北地区的艾蒿致敏率增加密切相关。介绍哮喘免疫和生物标志物研究以及全国多中心真实世界研究进展。

 

医疗大数据部主任简文华博士作呼吸健康大数据平台建设汇报

     简文华博士围绕平台建设与应用成效进行汇报,中心已与29个省市163家医院及机构签署共建协议,平台目前已汇集上云来自国内20个省份,78家医院的病例数据。汇集的数据类型包括门诊、住院、检验、影像、护理、可穿戴设备、睡眠呼吸监测仪器等15个大类。建设生物资源库与信息共享平台,38家医院样本库共建共享单位,建立中心-分中心-网络单位体系,信息化管理流程,临床及样本数据部署于联通云服务器上的样本管理系统,建设呼吸影像云平台、肺功能大数据质控平台、呼吸介入大数据平台、新冠疫情预测平台,提供数据服务。应用体现在病种特征分析、呼吸影像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分析、肺功能数据及图像AI分析、可穿戴设备及数据挖掘、5G+AI远程导航支气管应用。后续计划继续完善信息安全建设;参与政府部门的区块链体系,提供多中心呼吸系统疾病临床科研数据可信服务;依托国家医学中心/临床研究中心,支撑人工智能医疗器械真实世界数据应用。

 

中心生物样本库管理部副主任罗文婷博士作样本库共建平台建设进展

     罗文婷博士主要围绕生物样本库概况、生物样本库共建平台、ISO20387管理体系、依托样本库的成果产出、下一步工作重点进行汇报。以呼吸系统疾病为特色的疾病/队列生物样本处理、保存管理中心为组学、功能基因组等科研研究提供样本支撑平台,为分子标志物及疾病防诊治提供样本资源为各种药物、诊断试剂、医疗器械、生物制品等研发提供可靠的生物样本,建立生物样本数据中心,规范化的临床、生物信息学数据共享平台。积极建立适合本样本库发展的质量管理体系,经过2年标准管理体系的试运行,通过ISO20387认可。生物样本库将依据更高标准,建设成为行业领先的呼吸特色生物样本库。

 

集体研讨

侯凡凡院士主持研讨环节


瞿介明教授发言

    第一,国家临床研究中心作为国家级研究平台是否可以在组织开展多中心临床研究项目作为组长单位通过伦理,各参与中心成员单位持组长单位伦理可在本单位互认或者通过快审。建议能够减少或加快项目伦理审批流程,助力多中心临床研究进展提速。

    第二,对中心颇具规模且规范的信息平台和共享样本库建设成效感到振奋,未来要重视对比较宝贵的样本多次应用后对其样本质量的影响,建议是否自动切割成若干等份存储,关注样本自动化不同类型存储方式间的信息联接。

    第三,目前,加入到医疗领域的大数据IT、数据分析人才相对较少。需制定出适合信息类人才的绩效考评机制以保证引进并留住人才。


康健教授发言

    第一,针对伦理互认是可行的,主要是看所在单位是否推行落实到位;

    第二,以项目推进信息化平台存在的壁垒需要克服;

    第三,建议进一步提升中心已创立的英文杂志刊物在国际上的声誉和影响力,以及在专家共识方面多发挥国家级临床研究中心平台引领权威作用。

 

支修益教授发言

    第一,针对伦理互认强调要在做好国家有关规定的基础下推进,形成明确规定来支撑。

    第二,呼吸临床研究中心要带动更多中心联合对临床、分中心、网络单位的指导,完善建设机制,加强三级网络管理办法,使得学术交流更加紧密。

    第三,加强优秀科技研究案例、机制的宣传工作,带动其他省市提高产出,共同推动我国多学科建设发展事业。

 

乔杰院士发言

    乔杰院士充分肯定了中心前期在搭建组织架构、人才梯队培养等多方面的工作成绩,并提出如何能有机的运用中心-分中心-网络单位结构联合攻关不同的疾病领域最终取得关键的突破性成果,并展现出成果带来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应成为中心下一阶段工作的重点方向。

 

白春学教授发言

    白春学教授建议中心下一步工作要考虑如何充分利用我国的人口优势,进一步扩大我国医疗领域在国际层面的影响力及权威性。

 

申昆玲教授发言

    申昆玲教授结合其单位英文杂志的建设经验,建议中心牵头带领全球领域重要的呼吸专家,组织成立全球的呼吸联盟,这是加快扩大国际影响力的办法之一。

 

侯凡凡院士发言

    第一,今天看到呼吸健康大数据库的数量和应用成效,强调数据库要注重保证数据持续的动态更新,不断地根据临床研究需要去拓展创新和实践实现。强化数据应用安全,希望中心能够营造绿色安全数据库管理生态,供更多合作单位和其他临床研究中心参考借鉴。

    第二,多学科的合作很重要,尤其是数据系统,需要工程师与临床医学的通力合作,持续完善和探索共享机制、对外服务机制,以及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支撑健康大数据系统的研发应用,看得出中心建设数据平台付出很大的努力。

    第三,生物样本库建设方面需多留意样本质量,研究、明确不同样本的有效保藏时间,有助于日后研究有效利用。

 

季统凯教授发言

    第一,技术上联邦学习能够实现多地、多样本库运算,可以在不侵犯隐私权和数据所有权的情况下进行模型运算,实现数据安全。

    第二,数据交易和数据资产化(表面资产),深圳已经作为试点。能够放到数据资产交易平台的信息,逻辑上是合法和规范的。

    第三,交叉学科人才的培养,需要高校的支持。近期,IT人才释放量很大,但IT行业特殊,讲究团队合作(涉及底层、架构搭建、运维等),而且用人成本较高。更建议的是IT人才可以为我所用,可以不为我所有。创新搭档式的工作机制,灵活用工模式,兴许更能很好地解决人才结构的问题。

 

会议总结

    会议最后,钟南山院士作总结发言向参会委员们对临床研究中心建设发展提的宝贵意见表示感谢,且有如下感想:

    第一,在一定意义上,科技领域的各行各业更多应强调的是协作,而不是竞争。只有整合资源,协同共进,我们才能进步得更快。

    第二,国家临床研究中心是一个平台,如果各协同单位有好的项目建议也可以作为组长单位,我们参与其中,用平台支撑落地成果。如今,真正的创新不应该停留在论文阶段,而是全链条产业转化,实实在在惠及百姓才是有价值的创新。

    第三,今后国家临床研究中心的工作依然需要有重点,有突破。当下,应该是以健康为中心代替以治疗为中心,倡导疾病的早发现,早干预。呼吸疾病中尤其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肺结节的早期筛查,对慢病的防控,减少社会疾病经济负担有着重要意义。

第四,大数据平台和生物样本资源库的建设,如何能够规范、标准,需要更多的思考和实践。国家临床研究中心可以联合大家在相同系统疾病领域和/或不同系统疾病领域,瞄准一个共同的目标共进,实现共建共享共发展。